全球首創 中正啟用「跨國AI聯邦式平台」開啟永續智慧城市




中正大學25日於印度Saintgits College of Engineering舉行「永續智慧城市之指揮與監控中心」揭牌啟用儀式,在駐印度代表處科技組楊龍杰組長的見證下,正式啟動全球首創的「跨國AI聯邦式學習平台」。此一成果為國科會「回應國家重要挑戰AI主題式研究計畫」的國際輸出研究成果,不僅彰顯臺灣科研能量成功輸出,更展現中正大學在人工智慧與智慧城市發展上的前瞻實力,在推動AI科研國際合作與落地實踐方面具有關鍵性且深遠的貢獻。
楊龍杰指出,這座中心的啟用展現了臺灣在人工智慧與智慧城市領域的深厚能量,也進一步深化了臺灣與印度的友好合作關係。他強調,這不僅是雙邊科研交流的新突破,更為全球跨國合作建立了典範,象徵著攜手邁向永續與智慧未來的重要里程碑。
該中心由中正大學AI中心主任熊博安教授領導研究團隊,並與「信誠金融科技」合作規劃建置,採用多模態聯邦式學習框架,結合Kubernetes、KubeFlow、KServe等雲端技術,打造AI應用自動化部署平台。此平台最大的突破,在於能在不交換原始資料的情況下,讓不同國家進行AI模型的跨境訓練,既保障隱私,又能透過數據互補顯著提升模型效能。例如,臺灣在低濃度PM2.5數據上具優勢,而印度在高濃度數據上更完整,透過跨國合作,雙方互補不足,提升模型準確率與可信度。此次展示以空氣品質AI模型為首例,未來將進一步應用於水災、颱風、土石流、地震等重大災害管理,協助建構更具韌性的智慧城市防災系統。
共同促成此次合作成果的印度聖吉特理工學院馬修副校長提到,該校主要負責提供在地資料與應用場域,與中正大學共同驗證跨國AI平台的可行性,並計畫將研究成果推廣至印度各地的智慧城市治理。將不僅強化雙方科研合作,也使AI應用更貼近實際需求。
中正大學AI中心同時積極推動新階段布局,目前已與印尼及菲律賓展開合作洽談,未來有望推動三國甚至四國之間的AI聯邦學習平台,深化東亞與東南亞的科研合作,並開發符合在地需求的AI技術,確保區域AI自主權。
熊博安主任表示,這項成果是團隊多年努力的重要里程碑,此成果已成功透過跨國平台實現應用,不僅展現中正大學在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上的科研能量,也彰顯科研成果能在國際舞台實際落地。他強調,聯邦式學習平台的價值不僅在於技術突破,更在於能讓各國在保障隱私的基礎上安全合作,發展出兼具共享與自主的AI模式。未來,將持續推動跨國平台合作,盼能在全球AI技術應用與研究上扮演關鍵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