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手相連慈濟志工攜手中正大學 把最美的中正找回來共築韌性校園







受颱風丹娜斯侵襲,中正大學校園嚴重受災。慈濟志工與本校師生同仁,包括外籍學生齊心投入災後復原,於12日合力展開清理工作。中正大學蔡少正校長捲起袖子,親自上陣,並為所有投入的志工與師生加油打氣,現場氣氛感人、充滿正能量。
風災造成中正大學大範圍樹木倒塌、建築受損,校園景觀滿目瘡痍。慈濟志工來自全台各地,有自行開車來的,也有遠從台南、高雄、台北坐車前來,甚至有旅居海外回台省親的家族,也響應號召,攜家帶眷共同參與。今天主要針對如叢林般的管理學院停車場及工學院周邊進行清理,投入人力、機具與實務經驗,發揮專業效率。曾參與多次救災任務的慈濟志工曾師兄更攜帶大型工具現場支援,有效處理大量倒木,極大提升災後復原速度。
志工中也有多位中正大學畢業校友再度回到母校。校友林先生表示,自己在中正從大學部念到博士、參與慈青社多年,對校園情感深厚,一接獲慈濟號召即與孩子一同前來,「看到熟悉的校園受損,願盡一份心力協助重建。」
除慈濟志工外,中正大學也有外籍教師與學生主動加入復原行動,展現學校的國際化與凝聚力。美國籍的饒傑瑞博士曾在中正電機所開設科學寫作課程,已經70歲了,目前是嘉義傳愛教會英文堂牧師,照顧國際學生。他與資訊工程學系熊博安教授、羅習五副教授號召學生參與修復工學院周邊環境,隊伍中不乏來自印度的成員。來台六年半的印度學生 Derrish 說道:「這是我第一次經歷如此嚴重的颱風災情。中正大學是我心目中最美的校園,看到災後的樣子,真的很難過。參與清理,幫助它恢復原貌,是我們應該做的。」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也特別從台北南下,關懷中正校園復原的情形,他表示,大家都很關心這次的災情,尤其中正大學校地廣闊,即便學校已經很努力,還是需要集結大家的力量幫忙,期待盡快恢復往日的美麗與活力,希望透過行動傳遞善與希望。
中正大學校長蔡少正表示,此次颱風重創校園,滿目瘡痍,令人不捨。然而,災難亦是凝聚力量的契機。慈濟志工與本校師生、外籍學生齊心投入災後復原,彼此扶持、攜手前行,具體實踐打造韌性校園的目標。此次合作,也是慈濟與中正大學自2024年簽署合作備忘錄(MOU)以來,落實防災減災機制的重要成果。面對百年來首度自嘉義登陸的颱風,雙方迅速啟動協力機制,不僅展現齊力回應挑戰的行動力,更體現中正與慈濟共創「共善、共好」的價值信念,朝向實現世界共好的願景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