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透視蜜蜂! 中正學生運用App科技透明化養蜂歷程

 

  全球有1/3的農作生產需仰賴蜜蜂的授粉,隨著氣候變遷、自然棲息地都市化、養蜂產業勞動高齡化等因素,種種現象讓養殖更不易。中正大學創新創業基地團隊Fantast運用物聯網和AI影像辨識兩大技術,研發「BeeCare智慧養蜂系統」包含智能蜂箱、蜂箱追蹤應用程式,將科技數據導入傳統養蜂產業,不只讓產業智能化,有效提高養蜂環境,APP透明化養蜂歷程也讓消費者購買產品更加安心。

 「蜜蜂其實是十分脆弱的生物,隨著環境劇烈變化,很容易好發蜜蜂生病,要隨時檢查蜜蜂狀況。」Fantast團隊負責人楊如儀說,一般來說蜂農們要24小時打開蜂箱檢查蜜蜂是否健康,不僅增加了蜂農的工作量、工時,同時也會對蜂群的生活作息造成影響,在高時高工作量的環境下,青年不願意投入產業,台灣養殖蜜蜂產業偏向高齡化,增加更多挑戰性。

 楊如儀說:「整個專案希望能以科技的力量,解決現在養蜂農民們出現的痛點。」於是她找來資工系、企管系、機械系校友組成Fantast團隊,並由該校資工系教授熊博安、資管系助理教授許經國、高階主管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助理教授方慧臻擔任顧問,更跨校與虎尾科技大學資工系團隊勞工兄弟一同開發「BeeCare養蜂系統」。

 這個系統包含Bee Sensor 智能蜂箱、Bee Seen App 蜂箱追蹤應用程式,將新科技融入傳統農業。楊如儀表示,智能蜂箱設置溫濕度、重量感測器,用AI影像辨識技術,再搭配APP遠端控制網路,就可以掌握蜜蜂健康度變化、蜂箱重量等,不僅能協助產業提升管理效能,也能節省不少人力看顧的成本。

 除了智能蜂箱,BeeCare系統還包括「蜂箱追蹤APP」,當蜂箱周邊環境發生異常變化,APP會發出警示通知蜂農,蜂農也能自行登錄養蜂相關紀錄。以往蜂農是比較被動的角色,等到蜜蜂有狀況、蜂蜜產量有問題才會察覺,楊如儀表示,這個APP將彙整、分析數據,提供農民預測模式及問題的解決方案,希望讓蜂農從被動化為主動。

 Fantast團隊指出,很多消費者會對蜂蜜的品質有疑問,APP也做為消費者選購產品的參考。由蜂農上傳蜂群生長狀況、產蜜過程、周邊地圖等資料至系統,形成一個透明的產銷履歷,讓消費者更吃得安心,也增進民眾對蜂園的信任,達成良好的產銷循環。

 此外,該團隊結合嘉義在地文化,特別深入阿里山特富野部落專門養蜂的拉拉克斯莊園,在實地勘查後,發現當地容易受虎頭蜂殘害。為了幫助解決在地問題,Fantast團隊與拉拉克斯莊園合作,預計六月底在蜂園內置放智能蜂箱,期盼創造友善的養蜂產業。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