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改寫外籍漁工血淚勞動環境 中正大學獲國家重要政策計畫補助

改寫外籍漁工血淚勞動環境 中正大學獲國家重要政策計畫補助
改寫外籍漁工血淚勞動環境 中正大學獲國家重要政策計畫補助
發布日期 : 2021-08-18

 

 台灣遠洋漁業不論是規模,還是捕撈實力皆在全球數一數二,但你知道這些餐桌上的海鮮,可能來自外籍漁工的血汗?中正大學跨領域團隊日前獲科技部「2030跨世代台灣社會發展政策研究計畫」補助,三年內將與9艘遠洋漁船合作,運用科技觀察記錄並分析海上過勞、霸凌及職安等問題,為台灣遠洋漁業建立一套透明可稽核的聘僱管理模式,建立海上合宜勞動政策,翻轉台灣遠洋漁業的血汗污名。

 在全球遠洋漁業中,如鮪魚、魷魚等特定魚種,台灣擁有近1100艘的船隊。然而,台灣遠洋漁業卻屢遭國際輿論點名,包括漁工超時工作、遭扣留身份證件、船上管理涉及暴力、不當苛扣薪資及飲食安全衛生等赤裸剝削。去年台灣漁產品更首度被美國勞動部列為強迫勞動清單,重創台灣國際人權形象。而海上漁工人權也受到監察院及國家人權委員會高度關注,提出漁船涉及強迫勞動的調查報告,更突顯遠洋漁業體質改革是台灣迫切解決的議題。

 高風險、高強度勞動且封閉的工作環境,加上不透明的跨國招聘和管理模式都是讓台灣遠洋漁業變成血淚漁場的原因。「海上工作必須長期生活在船上狹小的空間,出海一趟可能三個月、半年,甚至一、兩年腳不落地。」中正大學勞工系副教授劉黃麗娟說,除了面對多變的氣候、海象及年年提高的漁場入漁費,遠洋漁船進入漁場後從下鉤到上鉤、漁獲保存等密集捕撈作業,也高度依賴人力,甚至無法隨時中止,讓捕撈作業更難比照陸地上法定工時的規定。

 「如何改善船員工作與生活環境,同時減輕海上勞務管理的壓力,科技扮演重要的角色。」劉黃麗娟與中正勞工系教授王安祥、資工系教授游寶達、資工系教授熊博安組成跨領域團隊,提出「以科技完善海上人權保護與永續發展:建立以人為核心的遠洋漁業合宜勞動政策」計畫,藉由實際的行動研究,重建遠洋漁業從外籍漁工聘僱、訓練到登船工作的生態系統。

 中正團隊首先與有意洗刷強迫勞動污名的台灣區鮪魚公會合作,徵求遠洋漁業船東的意願,規劃在船隻的甲板、走道上裝設攝影機。接著由中正團隊運用行為辨識、區塊鏈、大數據分析等建置系統,即時記錄船員休息、工作時間與漁撈動作,並從蒐集的資料中分析海上工作行為,「我們甚至可從肢體動作的影像判讀是否過勞、遭霸凌及危險動作等問題,並提出預警。」

 目前擔任行政院防制人口販運及消除種族歧視協調會報委員的劉黃麗娟,6年來多次往返漁港,與船東、船員坐下來面對面談話,也拜訪來源國政府部門、當地仲介、移工團體並建立信任基礎。中正大學表示,科技部今年針對台灣未來10年可預見的重要政策議題,徵求「2030跨世代台灣社會發展政策研究計畫」,全台包含中正大學僅5個計畫獲得3年約1500萬元補助。近期中正團隊也著手進行漁船實地勘查,期許能改善遠洋漁業生態的結構性問題,讓漁業共好,朝永續發展前進。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