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中正大學團隊開發電磁面鏡技術消除通訊盲區 獲2021未來科技獎

發布日期 : 2021-11-25

 

 5G時代來臨,如何以最經濟方式達到最佳覆蓋率是當前核心議題。中正大學電機、通訊跨系團隊開發「改變無線通訊環境之電磁面鏡技術」,能有效消除95%以上的通訊盲區,為電信商提供新的網路佈建方案,有望降低基站建設密度、成本和運轉能源消耗。中正團隊電磁面鏡技術日前在科技部未來科技館展出,更從多達300件技術中榮獲「2021未來科技獎」。

 在B5G/6G行動通訊技術發展中,電磁波會受到建築物、樹木、家具、招牌等遮蔽和散射效應形成死角,導致通訊設備大幅降速甚至斷訊。中正大學通訊工程系教授張盛富表示,現行解決通訊盲區的方法是增設基地台、小基站或強波器,但這些方法將增加基地台電源、蓄電池、空調費用等營運成本,預估每增加一座5G小基站,約需增加數百萬元建置與運轉費用。而當基地台數量一增加,也讓使用者心理不安,及增加碳排放量。

 由中正大學電機、通訊系張盛富、張嘉展、林士程、吳建華、劉立頌等多位教師共同開發的電磁面鏡技術,則是利用反射、透射及繞行等技術,改變電磁波傳播路徑。中正團隊指出,2025年全球5G市場預估2510億美元,全球基地台數量也將達到600萬台,尤其小基站更是都會區高密度部署的利器。而中正團隊的技術不僅能消除95%以上的通訊盲區,提高訊號覆蓋率與通訊品質,更可減少建造約20%小基站,在降低電力、冷氣等能源消耗與成本的同時,減輕使用者的心理壓力。

 此外,中正電磁面鏡技術具有薄板軟性造型,裝設建築牆壁、玻璃門窗,可與建物裝潢相容,快速改善電磁環境的特點也能迅速解決使用者的問題。中正團隊表示,該技術可應用於5G行動通訊、衛星通訊、Wi-Fi、物聯網等領域,目前更已透過非專屬授權技轉國內科技公司,且專利佈局涵蓋台灣、中國、美國、日本、韓國、歐洲等國。

 日前落幕的未來科技展聚焦AioT與智慧應用、電子與光電、先進材料與綠能、太空科技及精準健康等指標技術領域,展出超過300件科研成果。而中正電機、通訊團隊技術不僅參與展出,更因以最具經濟效益提升基地台覆蓋率,從中脫穎而出榮獲「2021未來科技獎」,為前百名新興技術之一。

瀏覽數:
登入成功